2021年,沉默多年的醫療激光企業紛紛走到臺前,迎接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2021年3月,全球醫療器械巨頭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斥資10.7億美元收購Lumenis(科醫人)激光外科業務;2021年10月醫美光電巨頭Candela在納斯達克上市;2021年6月,新氧以7.91億元收購奇致激光…… 雖然近年來國內醫療激光領域的融資事件不多,但以密爾醫療、南京佰福、飛秒激光為代表的一眾自主研發、創新、擁有核心技術的新生醫療激光企業紛紛崛起,在2021年接連獲得融資。它們的身后既站著遠毅資本、東方富海、瑞奕資本、亦莊資本、北極光創投等一眾頭部資本,也有萊凱醫療這樣老牌醫械商加注。 資本是最聰明的,他們總是循著味道去到水草最豐盛的地方。言語或許會騙人,但資本不會。 醫療激光領域為什么值得關注?賽道中又有哪些新銳企業?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動脈網采訪了法博激光、密爾醫療、南京佰福、阿爾法邁士、藍極醫療等醫療激光企業和亦莊資本、東方富海等資本投資人,以期解答這些問題。 擁有原研能力的本土品牌崛起,國產替代熱潮下行業大有可為 回望我國,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國民對激光治療皮膚科等多科室疾病治療的應用還相當陌生,中國激光治療疾病領域也接近空白。而當時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幾乎全民使用激光,甚至在獸醫領域也廣泛使用激光進行治療了?梢哉f,國產醫療激光是近20年前才開始“從零做起”,這中間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去填補。而這差距中就蘊藏著潛力無限的市場。 雖然我國醫療激光應用相對后發,但近年來有不少新銳企業奮起直追,在某些技術領域比肩巨頭,甚至趕超海外。隨著國內多家醫療激光企業獲得融資,醫療激光賽道也正在迎來新格局。 亦莊資本合伙人羅壽紅表示,激光醫療的核心問題在于掌握自主研發創新技術的企業太少。因而,亦莊資本第一考量因素就是核心團隊的技術背景,研發能力是否掌握在核心創始團隊手里;其次是考慮團隊的商業化sense,商業化能力不強可以后期補,但是如果創始團隊的商業化sense不好,會導致即使招來牛人也留不住。 東方富海投資總監張峰表示,國產醫療激光處在相對早期的階段,未來前景廣闊。目前我國的激光醫療設備以進口為主,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比例較小。同時醫療激光產品在整國內的市場滲透率較低,市場有待開拓與教育,挑戰與機遇并存。另外,為避免潛在的知識產權糾紛,資方在選擇項目時,會優先選擇具有底層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 未來誰會成為醫療激光領域的主導者?動脈網梳理了國產醫療激光新銳企業,以期呈現出國產醫療激光的企業、技術版圖。若您也是該領域的創業者,請與作者取得聯系。以下順序按企業名首字母排序:
國內的醫療激光企業為何在2021年集體迎來融資熱潮? 從市場環境看,國產醫療激光滲透率低,市場想象空間大。在醫療領域,激光器的應用日漸普及,從眼科(如近視矯正、視網膜修補等)、外科(激光手術刀),到內科、婦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皮膚科等,均已成為激光醫療器械的適用領域。據前瞻經濟學人資料顯示,發達國家所做外科手術平均有10-15%使用了激光手術器械以取代傳統的手術刀或其他手術器械。然而目前醫療激光以進口為主,國產醫療激光滲透率低。據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2年,國內醫療激光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市場想象空間巨大。 從產品自身看,高性價成為醫療激光企業“大殺四方”的殺手锏。國內的醫療機構所面臨的“進口器械貴”的問題,國外的醫療機構同樣也會遇到,尤其是拉美、非洲地區的國家。價格高昂導致醫院、醫療機構的采購成本非常高,這也間接限制了醫美激光設備的市場推廣。國產激光設備成本可控,價格親民,在相差無幾的質量效果下,價格卻只有進口機器的幾分之一。憑借高性價比,國產激光企業殺出美、日、德等老牌激光企業的包圍,成為不可忽視的新生賽道力量。 從政策環境看,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國產替代的大背景為醫療激光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自2006年我國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并首次將激光技術列為我國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開始,我國對于激光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逐漸出臺。例如2012年《“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7年《“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2021年《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重點政策文件均對激光行業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等作出重要指示。國家將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置于戰略高度,出臺各類政策扶持自主研發和“進口替代”。在政策的不斷推動下,越來越多優質的國產醫療激光器械走向市場,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 哪些技術是醫療激光主戰場? 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市場調研報告,預計 2023 年世界激光醫療市場將增加到 125.86 億美元。關于激光醫療器械的全球市場份額,北美洲約35%,歐洲及中東約占25%,亞太區域約占20%,我國約占15%。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激光醫療產業在規模、核心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國產具有原研能力的激光是哪些呢?其主要應用的疾病場景及代表企業有哪些呢? 銩激光,輸出波長是1940nm,波長范圍為1.75μm-2.22μm,位于水的強吸收峰附近,故而對水的吸收系數特別高,是唯一能被水完全吸收的激光。銩激光對組織的穿透深度很淺——僅0.2mm,這樣既能實現高效汽化,又能達到精準切割的雙重效果。 具有操作精細、術中出血較少、手術視野清晰、 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治療高齡高危病人安全性好等優點。銩激光作為醫用激光技術,在2004年被FDA批準用于臨床,同年又獲得歐盟認證,2005年獲準進入中國市場。近些年在臨床中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主要應用于泌尿、口腔、皮膚等治療,代表企業有密爾醫療、法博激光。 鉺激光,是一種波長為2.94μm的固體脈沖激光,其波長恰好位于水的最高吸收峰值。由于人體的皮膚組織含有大量水分,皮膚對波長為2.94μm的光吸收率很高。而含色素成分高的皮下組織及肌肉組織對此波長光的吸收率很低,故而鉺激光能夠精準地將治療能量及生物信息準確地傳遞到皮膚組織。在達到有效治療目的的同時,對皮膚周邊組織不產生影響。 具有安全磨削、熱損傷小、多數治療無需麻醉、愈合期短、副作用低等優點。鉺激光1994年最早被美國藥監局批準用于口腔軟、硬組織治療。主要應用于皮膚、口腔等治療,代表企業有南京佰福、卓鐳激光。 鈥激光,是利用稀有元素鈥為激光工作離子的固態脈沖式激光,波長為2.1μm,在水中有很高的吸收系數。鈥激光在組織中的吸收深度少于0.4mm,穿透表淺,能夠進行精準切割,而不會損傷周圍組織。 具有術后反應輕、適應性好、止血效果好、并發癥少等優點。主要應用于泌尿治療,代表企業有瑞柯恩。 藍激光,于20世紀 90年代初由科學家發現。2014年3位日本物理學家因藍激光和藍色LED的發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具有汽化效果快、止血效果好、對組織熱損傷小、設備體積小、噪音小等優點。主要應用于泌尿治療,代表企業有藍極醫療。 綠激光,波長為532 nm,是將106nm 波長的釹:釔鋁石榴石(neodymium:yttrium-aluminum-gamet, Nd:YAG)激光通過磷酸氧鈦鉀(KTP)晶體而獲得的激光。是能被氧合血紅蛋白高度吸收,不被水吸收的激光類型。綠激光穿透深度只有0.8 mm,熱傳導效果較小,對周圍組織無明顯損傷,能在汽化 的組織上形成1~2 mm 的凝固層,可防止術后組織水腫、壞死及腐肉形成,凝固帶封閉血管起到有效止血作用,同時也可以減少沖洗液的吸收。綠激光對組織毛細血管汽化同時封閉,汽化止血同時完成,幾乎沒有出血。是手術中激光能量轉化效率最高的激光類型。 具有創傷小、無血或出血極少、適應癥廣、副作用少、住院時間短、對患者術后性生活影響小,對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合并癥的高危病人無手術風險等優點。主要應用于泌尿治療,代表企業有阿爾法邁士。 飛秒激光,是人類在實驗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最短脈沖,其持續的時間極其短,只有幾個飛秒,比利用電子學方法所獲得的最短脈沖還要短幾千倍。具有極高瞬時功率、精確的靶向聚焦定位、損傷小等優點。主要應用于眼科治療,代表企業有飛秒研究中心FAR。 此外,市面上還有釹激光、半導體激光、1470激光等激光。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就不過多贅述。 四大未來趨勢引領行業發展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梳理了國內的新銳醫療激光企業。在與他們的溝通中,動脈網發現了醫療激光領域未來發展的四大特點。 ▶ 從臨床需求上看,根據臨床研發定制激光光源 激光醫療歸根結底是落在醫療上,一切都必須從臨床需求出發。 目前醫療激光行業亟待突破的共性技術應包含根據適應癥、手術需求和醫生操作習慣高度定制的激光光源、前端出光系統以及人機交互設計等。 密爾醫療創始人戴逸翔表示:“不論激光醫療設備是以選擇性光熱作用、光機械作用還是光化學作用作為基本原理,都依賴于靶組織和特定波長、功率、頻率、脈寬激光的相互作用。因而第一步就必須根據臨床研發定制相應的激光光源。反之,如果拿著現成的激光器去找適應癥,無異于拿著錘子找釘子,無法做到完全貼合臨床需求。前端出光系統和人機交互設計更是決定了激光醫療設備對于醫生操作的友好程度。在產品設計與臨床驗證的過程中,激光醫療工程師必須廣泛地向臨床醫生、患者請教,反復打磨操作手具、光纖耗材、輔助裝置、操作界面、腳踏邏輯,才能真正做出醫生好用、患者好評的產品。” ▶ 從技術上看,精準性、微創性、無創性將成為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趨勢 縱觀外科手術的發展史,第一代醫療器械誕生在冷器械時代(無源器械),通過機械能以開放的方式直接對病灶進行手術處理。雖有大創口,多出血和長康復等弊端,卻讓外科器械讓醫生獲得了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并使人類的疾病治療進入了外科手術時代。 而60年前外科器械進入了熱器械時代(有源設備和器械),通過電能特性克服了機械能的諸多缺點,如能量傳遞的路徑選擇和較低的能量密度,從而縮小了器械體積,還可以轉換成其它多種能量形式,從而萌生了微創外科技術,達到低創傷,少出血,快康復等顯著的臨床效果,成為了當前外科手術領域中的最為重要的醫療器械種類。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激光醫學的應用領域正從疾病診療向疾病預防前移,以精準性、微創性、無創性為技術突破方向來引領醫學診療模式的轉變。 阿爾法邁士CEO錢景鴻表示:“我們相信激光以高能量密度,方向性,單色性和相干性等使激光外科技術引領醫療器械進入下一個時代 ——激光外科時代,迎來無創手術的普及,并將獲得之前無法匹及的臨床效果,如超低熱損傷、超低出血量、超小創口甚至無創。外科激光技術利用激光獨特的物理特性,通過選擇性吸收等原理,對特定組織可以進行外科切割甚至汽化,達到微創的效果。同時激光通過不同的調制方式可以產生如飛秒激光,利用光機械性能對組織進行細胞級別的冷精細切割而不產生熱損傷,讓醫生可以完成以前無法想象的極精細手術。作為中國微創外科領域中積極參與者,阿爾法邁士攜手旗下瑞爾通醫療將在激光外科領域中全面打造多維度外科激光能量生態體系,向臨床提供全面,高效和低成本的激光外科手術系統。” ▶ 從研發上看,醫工結合的新技術將為醫療激光賦能 醫療器械涉及醫療、機械、電子等多個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醫工結合成為醫療器械發展的大趨勢,醫療激光領域也是如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指出,推動醫工交叉融合、協同創新,是打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瓶頸”的關鍵要素。并建議,根本上要加大對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研發投入,加大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創新領軍人才的培養,同時加大電子、機械、材料、軟件、信息技術等學科、產業與醫療器械領域的交叉融合;加大醫療器械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合的力度。 法博激光總經理徐佳表示:“隨著化學和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各種生物探針和靶向標記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激光光學、材料學、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相互融合正在不斷地為醫學診斷和治療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 從銷售渠道上看,出海成為眾多國內醫療激光企業的市場選擇 有不少醫療激光企業選擇直接出海,究其原因主要有2點。 第一,國外審批要求較國內更寬松,拿證時間更短。據南京佰福創始人賈養春介紹,國內的醫療激光器械存在拿證難、拿證周期長的問題。激光醫療器械在我國屬于三類器械,審批嚴格,拿證需要2~3年。而在海外則只需1~2年便可拿證。較低門檻的審批要求,能讓企業產品快速放量,獲得營收。 第二,國產醫療激光的高性價比,帶來出海優勢。部分國內激光企業自主開發核心零部件,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毛利率,在面對進口激光醫療器械競爭中具備了高性價比優勢。對比國外巨頭動輒幾十上百萬的器械設備,“中國智造”的醫療激光設備性能優越,價格卻更低,性價比高。這為企業出海帶來優勢。 當然也有部分企業是商業戰略需要,雙輪驅動開啟增長的第二曲線。 (文章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版權聲明: 《激光世界》網站的一切內容及解釋權皆歸《激光世界》雜志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激光世界》雜志社。 |
友情鏈接 |